提升音樂教學創造力
前言
台灣教育部為因應數位潮流對校園學習產生的衝擊,積極鼓勵大專院校
教師開發數位教材,更積極補助各校辦理數位學習教材研習及教材認證
說明會,以提升大專院校數位學習課程品質。這對數位教材製作內容與
品質提升助益良多,但對提升教師善用數位教材活化教學方法的訓練,
似乎著墨不多(Wu,2010)。教學過程涵蓋複雜教師專業與學生學習等因
素,再有教學經驗的教師,面對新的教學內容或工具也可能產生手無足
錯窘境。教育學者貝基特(Beckett,2010)在國際教育百科全書指出,
成人最佳學習狀態在於1)釐清即時疑惑學習2)全心全意投入學習3)同儕
間相互學習與4)自我目標導向學習。而作為學校教育工作者,,老師必
須持續評估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具相當程度的效果,例如課程內容安排
與呈現方式清楚且足以吸引學生學習。而最有效評估方式之一就是反應
式實踐(reflective practice)( Korthagen,2001; Schön,1991)。因此
運用反應式實踐法評估數位教材輔助課堂教學可能產生的問題、及教師
需強化的教學方式,即是本文欲探討的問題。
• 教學技巧設計
以介紹「西方音樂起源」單元為例,在介紹課程內容前,先以幾張中古
時期聖經經文圖片提出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管學生答案正確與
否,都會給予正面的鼓勵或提示。提問的策略的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會發現原本還在竊竊私語或不專心的學生,漸漸將眼光轉移到螢幕上的
圖片。之後藉由聆聽葛麗果聖歌讓學生從影片欣賞中具體感受早期記譜法所呈
現的聖歌音樂,欣賞完畢請學生分享聖歌音樂特色後再進行樂曲解說。
• 課程內容設計
投影片的運用、網路影音的示範或下載、E-Learning使用、甚至自製適
用於普通音樂欣賞教學課程的影片等,都是資訊融入音樂教學的方式。
這是屬於教師的部分,至於學生的部分就可以在指定作業部分呈現。多
年來,紙本作業幾乎是每位教師慣用的手法,紙本作業可以看出學生文
字表達能力,卻無法了解學生對學習真正的理解力。因此搭配資訊科技
操作的分組口頭報告成為我最喜歡也真正能清楚學生學習的評量方式。
• 作業設計
以目前台灣科技技術的進步與多年資訊教學的推動,學生應該都
具備簡報檔製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可以鼓勵學生先使用簡報檔來
分享所選擇音樂的特色、類型與著名作品。即使部分學生因為個
人因素無法使用電腦製作簡報檔,採分組報告方式正好用來彌補
個人技術上或設備上的困難。
從音樂主題選定、資料找尋、整理、分析;簡報檔製作、排版設
計;最後上台進行口頭報告並親自操作電腦,整個過程足以讓學
生體驗主動尋找音樂主題、聆聽音樂作品、歸納整理音樂知識、
創作簡報藝術、與邏輯性表達能力等經驗,甚至還能學習選用合
宜音樂於相關活動中。
• 互動學習環境
從研究發現,營造互動學習環境不是光改變教室課桌椅擺設或是
減少班級人數才能做到,重點還是在教學方法的巧妙設計。因此
在數位教材編輯製作過程,需要巧妙置入發問、示範(欣賞)、討
論、說明、或回饋(複習)等容易引起師生互動的教學技巧,以激
發學生學習反應(圖1)。
圖1 有效音樂欣賞教學法
• 基本資訊設備
在普通音樂教學所需的設備其實非常簡單,只要具備連上網路的
電腦及相關影音撥放軟體即可,運用網路資訊及數位科技設備欣
賞更多更廣的音樂資訊,才是真正達到資訊輔助音樂教學的目的
。但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喇叭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聽覺藝術之美。數
位教材不僅便利教師教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機會在音樂學習
上也能充分操作這些軟硬體設備,來展現個人獨特的藝術創作能
力。
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果顯示,有效運用資訊科技音樂欣賞教學法須注意以下幾
點:
1. 教師需提供鼓勵性與正確性互動學習環境的引導。
2. 學校需提供音樂教學基本資訊科技設備,並給予學生充分操作
練習的機會。
3. 課程需將現代資訊科技、生活經驗與音樂活動等多面向整合進
課程設計。
4. 教學內容或作業要求需融合學生真實生活經驗,讓音樂學習變
得有用處、有價值。
5. 音樂評量在於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與運用,而
不在於資訊技巧或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Beckett, D. (2010) Adult Learning: Philosophical Issues, in Penelope Peterson, Barry McGaw and Eva Baker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3rd Edition, Elsevier: UK.
Wu, C. K. (2012) Listening to Students’ Voices: A Case Study of Music Learning with ICT Integration in Taiwan, Asia-Pacific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Journal, 8 (1), 1-19.